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邠王守礼实封制 初唐 · 李旦
 出处:全唐文卷十八
门下。畴庸懋赏。
允属亲贤。利建疏封。
式固藩屏。光禄勋左金吾卫大将军邠王守礼
器资文武。节蕴忠贞。
容范霞轩。孝友天至。
岂如服儒归美。谅以乐善称仁。
载叶推恩。增其井赋。
作夫屏翰。誓以山河。
祭天不得以妇人升坛议725年8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封旧仪
禅社首。
享地祇。
以先后配飨。
文德皇后配地祇。
天后为亚献。
越国太为终献。
宫闱接神。
有乖旧典。
上元不祐。
遂有天授易姓之事。
宗社中圮。
公族诛灭。
皆由此也。
景龙之季。
有事圜丘
韦庶人为亚献。
皆以妇人升坛执笾豆。
渫渎穹苍。
享礼不洁。
未及踰年。
国有大难。
亚献终献。
终受其咎。
平座斋郎及女人执祭者。
多亦夭卒。
今主上尊天敬神。
必须革正斯礼。
请以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皇地祇。
侑神作三献礼。
上初献。
邠王守礼亚献。
王成器终献。
章怀太子良娣张氏神道碑720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有香。惟玉有璋。
可吉其梦。可劳其弄。
故禀离成女。祥归太子之家。
自震为男。业盛天人之邸。
因以贵者。其全与。
唐章怀太子良娣南阳。张氏之子也。
邠王守礼之母也。初章怀封于雍。
良娣选以入。后章怀谪于巴。
良娣随而迈。邠王锡元社。
黄扉良娣坐华茵。
驱香毂。虽逶迤失于偕老。
而契阔存乎与成。始十四奉吾夫。
逮笄年而转茂。终六十四违吾子。
当卦数而同极。非婉娩淑慎之则。
含章尚柔之令。孰臻于此矣。
若乃画堂清兮罗幕薰。匮照曜兮结氛氲。
杲杲之日。英英之云。
良娣之才之美。是效是则。
洁素罔捐于箧。炜彤益昭于管。
嫭颜不竞。徽范自持。
处独蔼如。顾俦芬若。
施于积善。睹从梁驷马之藩。
贻厥累仁。传相汉七貂之绪。
上仪同甘泉府别将严之曾孙。侍御史睦州刺史详之孙。
朝议郎桂州都督府始安县令明之女也。曾构郁起。
昌澜远激。去迁南国。
西鄂之丰碑。来应东朝
西京之戚里。不然。
何谓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而允为袆袂之良乎。及母仪可宗。
臣轨伊励。师以俭约。
戒于盈荡。洛滨无祓除之事。
泾上无粲美之物。衣锦褧裳。
宁吾所好。击钟鼎食
唯尔之兢。俾吾王忠肃恭懿
既明且哲。志于道者
本于教也。粤景龙二载孟夏之月。
遘疾弃养于京延康第之寝。洎景云光华。
春雨自叶。睦于我则先受九族。
慈于王则每深十起。永其锡类。
众悦以人。礼物朝遣。
使臣廷命。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赵承恩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左丞元暕持节册赠曰章怀皇太子良娣
于陵邑。礼也。
呜呼。山疑鹤驾
地即乌号。太子宾帝之馀。
高宗在天之所。衣冠道德。
密近属于陪乘。光表阙茔。
殊远嫌于好内。又典地司空邠王守礼
幼承法度。长被晖光。
九仞之堂。咸曾氏而逾蹙。
万家之域。小韩王之不纲。
所以傍彫翠炎。伏奏丹墀。
天子孝理之风。已周于品物。
孝思之。况及于兄弟。
乃敕礼部尚书苏颋采询为言。由是稽旧闻。
讨前训。位不之易。
禄不之重。而莫顾者。
郑媵之足称也。信不负心。
义不虚事。而竟死者。
越嫔之可徵也。或彰君之隐过。
或徇已之微直。曷如有始有卒。
知柔知刚。艰虞则持操服勤。
富贵则竭诚循礼。夫诠一行者。
尚纪图书。具三从者。
岂遗刊刻。其铭曰。
天祚有唐。于昭烈光兮。
土分五色。作我藩国兮。
雷震百里。维皇元子
元子伊何。匪淑不娣。
厥娣伊何。终温且
桂宫甲观之声迹。竹苑平台之往昔。
车已折兮我未亡。鼎其新兮子为王。
子既王兮我为太。殷圣造兮沐嘉会
岁不与兮时迅奔。华榱坏兮托寝园。
闉阇崇于上京被于长原。
子哀哀兮篆碑于是。亲永永兮殁代如存。
辥王有疾上忧变容发请宣付史馆734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
臣等伏见邠王守礼等表并答制。
以辥王业有疾。
圣情轸虑。
宿夕之间。
容发遂变。
又寻绎致倦。
假寝通神。
因获异方。
顿解危惙。
诚陛下友爱之至。
冠于皇王。
急难之情。
达于神道。
所以诸王陈请。
愿书竹帛。
然犹让此归美。
推而不居。
圣德谦冲。
固难名于广大。
臣子之志。
敢忘义于昭宣
况臣等近侍轩墀。
倍百恒品。
望以邠王等状宣付史馆
谨录状奏闻。
伏听敕旨。
南郊赦书723年11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朕获主三灵。
于今一纪。
听政中昃。
每不敢康。
观书乙夜。
将求诸道。
顷年已来。
每思至理。
或远人不率。
或嗣岁不登。
淳朴未还。
惕厉斯在。
为人上而惭德。
奉天明以畏威。
祝史正辞。
必期于陈信。
郊丘备礼。
将俟于升平。
今正宗庙降灵。
克开厥后。
乾坤交泰。
保合太和。
麟凤龟龙。
元符黄瑞之祉。
蛮夷戎狄。
梯山航海之琛。
莫不日月以闻。
道路相属。
顾惟不德。
当兹休运。
钦若昭报。
畴咨故实。
所以今年献春
恭祠后土。
季秋吉日
追崇九庙。
采必先于鲁经。
稽肆类于虞典。
爰因长至
钦谒上元
告受命之元符。
昭严配之成绩。
大典云备。
至诚克展。
诸侯骏奔。
来于穆之相。
百神受职。
率咸秩之文。
六变已陈。
三献斯毕。
盖春秋之大事莫先乎祀。
王者之盛礼莫重于郊。
柴燎克终。
感庆罔极。
岂予一人之福。
亦尔万邦之赖。
宜因咸和之际。
俾承厚下之泽。
可大赦天下。
开元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已前。
罪无轻重。
巳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禾结正。
系囚见徒。
大辟罪已下。
咸赦除之。
其十恶死罪造伪头首劫贼杀财主。
在不赦例。
就中仍虑有冤滥者。
所司具状送中书门下
尽理详覆奏闻。
朕将亲览。
其有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
升坛行事官及供奉官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以下加一阶。
诸县并准此。
升坛例内外文武官及致仕并前资陪位者。
赐勋一转。
缘大礼有职掌并押当者。
更加一阶。
斋郎并放出身。
皇亲诸亲陪位未出身者并放选。
已出身者赐勋一转。
王公主各与一子官。
三品卫监门黄衣长上飞骑万骑。
并仗内杂色人在斋宫宿卫
及诸色人有资劳人
缘大礼有职掌。
并流外行署预见大礼者。
亦赐勋一转。
其充香炉执扇及礼生祝史赞者。
赐勋外日选优与处分。
兵士宿卫斋宫。
并诸色无资劳缘大礼职掌。
京兆府百姓缘南郊祗应者。
各免其家一年杂科差。
南北卫将军中郎将宿卫宫者
并同升坛例。
其诸军节度大使三都留守
虽不陪位。
委寄既重。
特宜同升坛官例。
百岁老人赐棉帛五段。
五石。
县令至其家存问给付。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
已旌表者。
量加优恤。
诸州百姓。
或因逢水旱流寓未安者。
宜令所司与朝集使即作赈恤安辑法奏闻。
其单贫卫士
番镇久次。
令州长官择灼然者放免番役。
征行人家。
州县检校
勿使侵欺。
碛西镇人。
途路悬邈。
特宜赐勋一转。
𩻴寡茕独。
令州县倍加矜恤。
使得存济。
元置义仓。
救人不足。
承前贷百姓粮及种子未纳者。
并放免。
不得却徵。
自古圣帝明王。
忠臣烈士。
名山大川。
并令所管致祭
其已得替官人。
并轻累未得处分。
非老弱疾病。
犹堪处事者。
量加收叙。
使免失职。
其左贬官。
非逆人五服内亲。
及犯赃贿名教者。
所司责勘奏闻。
量移近处。
其官人有清白政术。
堪任刺史县令
及抱器怀才。
不求闻达者。
州长官其以名荐。
宗室中有孝悌才术。
为众所知。
仍在卑任者。
宗正具以名奏。
君臣一体。
休戚共焉。
朕钦承天命。
恭传大宝。
盖凭累祖馀业得一之符。
亦由偫公旧勋不二之力。
永言繄赖。
其敢忘之。
武德已来实封功臣
知政宰辅。
有身无大故。
而亡官失爵。
子孙沦屈者。
所由勘实。
具以状闻。
存者可畴其官荣。
逝者当录其允嗣。
使幽明同庆
知有今辰。
亚献邠王守礼终献宁王宪各赐物一千匹。
捧俎申王撝夹侍岐王范薛王业各赐物七百匹。
侍中源乾曜中书令张说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晙各赐物五百匹。
正衣驸马都尉王守一王繇温曦宗正少卿崔澄各赐物三百匹。
二王后赐物一百五十匹。
坛场使京兆尹孟温礼赐物二百匹。
修造羽仪使赐物一百匹。
修撰仪注官五品已上赐物一百匹。
六品已下赐物七十段。
自馀陪位预宴官。
一品赐物一百匹。
二品三品八十匹。
四品五品六十匹。
六品七品四十匹。
八品九品三十匹。
鸿胪诸蕃使与见大礼及在本蕃王侯大酋长。
并同宴会例给赐。
郡主县主各赐物八十匹。
缘大礼数处有职掌者。
任于一头从高叙。
天下州府赐酺三日
京城五日
任所在百姓村坊宴乐。
不得科率聚敛。
其有处分未该者。
令所司及本使比类奏闻。
赦书日行五百里。
主者施行。
东封赦书725年10月13日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泰山
门下。朕闻天监惟后。
后克奉天。既合德以受命。
亦推恩而复始。厥初作者。
七十二君。道洽迹著。
时至符出。皆用事于介邱。
升中于上帝。人神之望。
盖有以塞之。皇王之序。
固可得而言也。朕接统千岁。
承光五叶。惟祖宗之德在人。
惟天地之灵作主。往有内难。
幽赞而集大勋。闻无外虞。
守成而缵旧服。未尝不乾乾终日。
思与公卿大夫上下叶心。聿求至理。
以宏我列圣。其庶几乎馨香。
今九有大宁。偫氓乐业。
时必敬授而不夺。物亦顺成而无夭。
懋建皇极。幸致太和。
洎乃幽遐。率由感被。
戎狄不轨。唯文告而来庭。
麟凤已臻。将觉悟而在薮。
以故凡百执事。亟言大封。
顾惟不德。初欲勿议。
伏以先圣储祉。与天同功。
传符以在今。敢侑神而无报。
大节斯在。朕何让焉。
遂奉遵高祖太宗之业。宪章乾封之典。
时迈东土。柴告岱宗
精意上达。肸蚃来应。
信宿行事。云物呈祥
登降之礼斯毕。严配之诚获展。
百神偫望。莫不怀柔。
四方诸侯。莫不来庆。
斯事天道之介福。邦家之耿光也。
无穷之休祉。岂独在予。
非常之惠泽。宜其逮下。
可大赦天下。自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昧爽已前。
大辟罪巳下。罪无轻重。
巳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咸赦除之。
惟十恶死罪。不在此限。
流人未达前所者放还。其有挟藏军器
亡命山泽。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内外文武官。
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
邠王守礼宁王宪岐王范薛王业各与一子三品官。公主王郡主县主各与一子官。
其应文武行从官。加阶之外。
并赐勋两转。三卫引驾细引黄衣长上飞骑彍骑。
先有武散官者加两阶。未给武散官者各赐勋两转。
卫士马主戎车主幕士掌闲供膳太常。及仗内音声人。
行署及蕃官□□并别敕杂色定名行从人。亦赐勋两转。
缘大礼登山□□□从行事舆脚等官。三品已上特赐一阶。
仍与一子□□□已下特赐一阶。仍赐勋两转。
量与进改。其四军别□□山宿卫
诸司上山执当官。三品己上赐爵一等。
仍与一子出身。四品已下加一阶。
赐勋两转。亦量与进改。
其白身人及行署蕃官放蕃选。其山下升坛行事官。
三品已上加爵一等。赐勋一转。
四品已下加一阶。赐勋一转。
选日稍优。诸献官及宿卫宫将军中郎郎将
并两京留守诸军节度使。并同升坛例。
诸有职守押当非升坛例诸有职人加一阶。选日优量。
其加阶应入三品五品人非特赐者。并依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敕节限。
斋郎礼生见任官前资官已上人。并依资量材与处分。
未出身者放出身。皇亲别敕承恩陪位者亦准此。
诸州岳牧。四府长史
朝觐陪位者。泛阶之外。
各赐勋一转。诸方使人及诸州父老宗姓。
并从家子孙至岳不得陪位者。并赐勋一转。
赐物五段。诸州及兖州道僧至岳见大礼者。
并赐物五段。孔子后袖圣侯量才与处分。
天下致仕官。各依本品赐一季禄并束帛。
其陪位者。仍赐勋一转。
诸蕃侯王酋长来会礼者。各加一官。
至都节级并与赐物。其入朝留在边军人亦准此。
其蕃中祗候衙官刺史县令。并赐物及袍带。
突厥可汗小杀等诸国王。守护塞垣。
岁月朝贡。并宜赐物。
副使将往。侍老年百岁已上者版授下州刺史
妇人版授郡君。年九十巳上者版授上州司马
妇人版授县君。年七十巳上者版授县令
并妇人版级。量赐粟帛。
其预见大礼侍老。各别加侍丁一人。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终身勿事。
行人之家。及𩻴寡茕独。
并疾病不能自存者。委州县长官倍加存恤。
诸军行有文武散官已上者加一阶。白身者赐散勋一转。
欠负官物逋悬租调。并宜放免。
其行过州县。供顿劬劳。
并贴顿百姓。有杂差科。
并车马夫役者。并免一年租赋。
兖州免二年租赋。当顿官人始末不绝者。
与中上考。仍赐勋一转。
朕永惟王业。繄赖旧勋。
元首股肱。其犹一体。
武德已来功臣宰辅。或名存王府
遣嗣沈沦。或身无大故。
衔屈泉壤。宜令所司访择申理。
(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六月二十六日立功官人。往属艰难。
能尽忠义。今成大礼。
何日忘之。宜各与一子出身。
无子者任回与周亲之人。有司试策三道。
等第收奖。朕躬陟天门
宿斋日观。时属严冬雪后。
初夜风寒。朕因露立祈恩。
誓欲代人当咎。俯仰之际。
顿息霜飙。奠献之晨。
变同韶景。诚上天垂祐。
亦赖灵山吐祥。诗云。
无德不报。宜封太山神为天齐王。
礼秩加三公一等。宜令所管崇饰祠庙。
环山十里。禁其樵采。
给近山二十户复。以奉神祠。
率土之内。赐酺(英华作五)
任于村坊内宴乐。不得聚敛烦劳。
其节文有未沾及者。所司比类奏闻。
其封祠有数处行事者。从一处叙。
赦书日行五百里。主者施行。
后土赦书732年11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门下。
昔者巡狩所至。
柴瘗斯行。
盖取诚享。
以遵告类。
朕恭承祖宗之烈。
获主神祗之祀。
夙夜祗畏。
不敢荒宁。
故勒兵朔陲。
先展义于汾社。
回旆脽上。
遂有事于郊坛。
王者父事天。
母事地。
汉氏祈谷。
未始正名。
周礼降神。
乃为徼福而巳。
朕以天命之重。
子道为先。
惟兹精诚。
在乎敦孝。
庶蒙福于四海。
永康于兆人。
是以率由旧章。
敬恭明祀。
严配之诚既展。
奠献之礼又终。
且春秋之义。
大事在祀。
斋祭之福。
庶品维祺。
岂独在予。
而有斯庆。
可大赦天下。
开元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
大辟罪已下。
罪无轻重。
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
咸赦除之。
官人犯赃及有罪被推者。
本罪虽原。
不得更令却上。
仍别与处分。
自先天已来。
有杂犯流移人等。
并配隶人等。
各量移近处。
左降官未经量移。
及经量移未复本资者。
奏听进止。
天下遭损免州。
应损户成(诏令作减)一分已上者。
及供顿州。
无出今年地税。
如已徵纳。
听折来年地税。
逋租悬调。
贷粮种子。
欠负官物在百姓腹内者。
并宜放免。
其不损(一作免)
开元十七年巳前。
所有贷粮种子。
负欠官物在百姓腹内者。
亦宜准此。
诸州缘供顿所差贴助夫。
亦放其家今年地税。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
诸州侍老。
百岁已上赐七石。
九十已上赐五石。
八十已上赐三石。
所由速付。
勿淹旬日。
太原潞州府侍老等。
先已加恩。
不在此例。
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
终献庆王泽赐物一千匹。
邠王守礼宁王宪辥王业各赐物一千匹。
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
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王淳等各赐物三百匹。
皇太子侍正衣各赐物一百五十匹。
裴光庭萧嵩
弼亮朕躬。
宏益斯远。
本有优异。
何殊等夷。
加阶赐爵之外。
各与一子官。
无子者任与周亲。
仍各赐物三百匹。
二王后各赐物二百匹。
长公主各赐物三百匹。
王郡主县主赐物二百匹。
行从文武官。
三品已上赐物八十匹。
四品五品赐物六十匹。
六品七品赐物四十匹。
八品九品赐物二十段。
升坛官三品已上特赐一阶。
四品已下各加一阶。
应入三品五品官阶相当。
不限考数听得入。
知顿使及判官修礼仪官撰玉册文官知顿御史加一阶。
修坛场州刺史及书册官各赐物一百匹。
其已有升坛职掌。
从头处分。
缘大礼有职掌官赐勋三转。
行从官首末不绝及陪位官各赐勋两转。
内外文武官。
三品以上赐爵一等。
四品己下各加一阶。
致仕官三品已上赐物七十匹。
四品五品各五十匹。
行从蕃客鸿胪安置陪位见大礼者。
宜赐物五十匹。
节级分付。
南北衙应宿卫宫官
左右厢知兵马虞候总管已下。
判官别奏孔目官等。
更加勋一转。
前资官选日稍优与处分。
白身人有资劳者。
简选之日优与处分。
无资荫者赐勋两转。
南北衙行从三卫飞骑万骑引驾细引及监门直长主帅黄衣长上
各赐勋两转。
仍各赐物五段。
两营弩(一作弓)手六番并行。
宜各赐勋两转。
物五段。
仍量折番役。
诸卫彍骑及兵角弓手官马主掌闲幕士驾士供膳士供膳主习驭工人乐人杂户官户白身有职掌人合行从人等。
各赐勋一转。
物三段。
斋郎既是见任官。
准坛上坛下有职掌官例处分。
执弹三卫礼生赞者。
各减二年劳。
无劳可减者。
选日稍优与处分。
流外行署从者各赐勋一转。
有职掌者各赐勋两转。
供顿州刺史同陪位官例。
始末专知顿。
官各与一中上考。
蒲州刺史宝鼎县官同升坛官处分。
管坛一乡百姓给复二年。
蒲州侍老等。
太原潞州例降一等处分。
武德初功臣
每有大庆。
必存追远。
业参运始。
义合赏延。
其子孙沈翳无在朝者。
宜令勘实。
即与一子官。
(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立功官等。
艰难之际。
诚效亦深。
言念其初。
岂忘终始。
其三品已上各赐一品官。
五品已上各赐紫金鱼袋。
有亡没者优赠一官。
仍与一子官。
一子先得官者。
选日优与处分。
两京留守京兆河南尹大都督府长史诸军节度副大使
准行从官例处分。
诸方通表疏使人预见大礼。
准陪位官处分。
诸道战亡人家。
仰州县存恤。
不周济者。
量事赈给。
诸军健儿。
别敕行人。
各赐勋一转。
仍令所司速勘会团奏。
官写告身。
送付诸道行人。
或有身死被逃。
犹徵课役。
累及亲邻。
即宜审勘。
为其除削。
皇亲中有文武才用堪任使者
宗正具荐。
当与奖擢。
五岳四渎。
名山大川。
自古圣帝明王。
忠臣烈士辅相。
各令致祭
务尽诚洁。
赦书有所不该者。
所司比类奏闻。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
率土之内。
赐酺三日
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天下。
咸使闻知。
主者施行。
藉田赦书735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门下。昔者受命为君。
体元立极。未有不谨于礼而能见教于人。
朕其庶乎有惭作者。方册存而可举。
旧章绝而复寻。自古所行。
无一而废。将以上乞灵于宗社。
下蒙福于黎元。朕兹精诚。
天实降鉴。今嗣岁初吉。
农事将起。礼有先于耕藉。
义缘奉于粢盛。是所严祗。
敢不敬事。故躬载耒耜。
亲率公卿。以先万姓。
遂终千亩。谓敦本之为小。
何布泽之更深。宜有顺于发生。
俾无偏于行惠。可大赦天下。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昧爽已前。大辟罪无轻重。
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咸赦除之。
其犯十恶死罪。不在赦限。
自馀死罪。特宜配流岭南远恶处。
官典犯赃本犯。至死贬与岭南远恶。
左降官至流者亦量贬与远。官典配诸军效力。
计赃至徒。仍不得却上。
天下诸州。损免处地税先矜放。
其非损免处。有贫乏未纳者。
并一切放免。京兆河南府秦州百姓。
有诸色勾徵。及逋悬欠负。
亦宜放免。其在官典及仓督等腹内者。
不在免限。天下色役。
爰及支用。节减。
并诸州贡赋。先令中书门下均融减省。
宜准前敕。速即条奏。
损免州税户钱未纳。并七等已上户租先未处分。
及五色资钱课未纳。灼然不辨者。
并放至蚕麦秋收已来赎纳。损免州逃兵健儿。
承前访捉不获。合取籍人充替。
自资送装送军。程期逼迫。
颇亦辛苦。并放至蚕麦已后发遣。
仍令所司预与军州计会。诸军征行人。
令州县存恤。其行人有父母年七十已上者。
本道采访使检责取实。牒报本军。
即放还本贯。军司据阙数。
募取健儿充替。行人及防丁有身亡者。
为造棺榇。递还本处。
诸州应发遣防丁。去本贯一千里已上。
比来除正课之外。给一丁充资。
多不济办。宜更量与资助。
两京城内今年所有诸杂夫役。并宜免放。
应须使役。以诸色钱和雇取充。
农桑是时。不得妨夺。
州县长官。倍加劝课。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𩻴寡茕独。
不能自存。量加优恤。
天下侍老。百岁已上版授上州刺史
九十中州刺史。七十已上上州司马
其九十以上。所由仍量给酒肉。
各令存问。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
终献庆王潭赐物一千匹。邠王守礼等各赐物一千匹。
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夹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王淳等各赐物二百匹。
皇太子侍正衣等各赐物一百匹。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
自其翊赞。诚有忠益。
颁赏以序。等数须优。
宜与一子官。仍各赐物三百匹。
二王后各赐物一百匹。长公主公主各与一子官。
仍各赐物二百匹。嗣王郡主县主各赐物一百五十匹。
在京文武官见任及致仕。并诸色陪位官。
一品赐物八十匹。二品七十匹。
三品六十匹。四品五十匹。
五品四十匹。七品六品三十段。
八品九品二十段。节度使副大使三都留守京兆尹各一百匹。
大都督府长史诸道采访使各八十匹。诸赐物应两给者。
从一处给。其耕官及侍耕官。
各赐勋两转。丞相萧嵩与一子官。
仍赐物二百匹。摄九卿诸侯等各与一子出身。
仍各赐物一百五十匹。侍耕执牛官各赐物一百二十匹。
升坛行事官修礼仪官及刺史判官等。更赐一阶。
应入三品及五品官阶相当。减四考听入。
司徒信安郡王祎。礼仪官韦绦
既不叙阶。与一子官。
赐物二百匹。与一子出身。
赐物一百五十匹。其升坛及修礼仪两兼者。
从一加阶。应与一子官及出身者。
若无子。听回与周亲。
供奉及押阶不升坛。并坛下行事。
及助耕勒牛官。别敕差中书门下差定人等。
泛阶合入三品五品官阶至考未定者。待考定日听叙。
非待考者赐勋四转。未承别赐者各赐一等。
知顿使赐物一百匹。修坛场长官屯官撰玉册文官各赐物八十匹。
书玉册官赐物五十匹。管藉田县令赐物六十匹。
东京文武官朝集使外官充十道采访使。并判官诸道节度副大使
并诸方通表使诸敕使判官。新除五品已上官未赴任都城县令见陪位者。
三品以上转爵一级。四品已下进一阶。
皇亲诸亲及九庙子孙不入等陪位者。并外文武官九品已上。
各赐勋一转。诸蕃入朝及贺正蕃客应陪位者。
共赐物五十匹。节级分付。
南北衙行从宿卫宫者。及文武官押当有职掌。
并诸色杂职掌。并应耕公卿从官等。
各赐勋一转。万骑及飞骑见当上者。
各赐勋一转。其宿卫宫者
加赐物三段。仗内坊侍诸色行从人。
各赐物三段。彍骑番兵角弓手弩手官马主见当番。
及留帖人掌闲幕士驾士供膳习驭工人乐人见当上有职掌。并庶人应耕者。
各赐物三段。斋郎礼生赞者行事者。
并减两年劳。无劳可减者。
斋郎放出身。礼生赞者选口稍优与处分。
三卫七色见当番。并流外行署及蕃官见上有职掌者。
各转一勋。河南洛阳县陪位父老。
各赐物五段。近坛百姓。
各免今年杂差科。宗庙致享。
务在丰洁。礼经沿革。
必本人情。笾豆之荐。
或未能备物。服制之纪。
或有所未通。宜令礼官学士详议具奏。
朕自临天下。二纪于兹。
不敢荒宁。日加兢业。
而灾眚未弭。黎人未康。
若有由而然。则在予之责。
有能直言极谏者。具以状闻。
每渴贤良。无忘鉴寐。
顷虽虚伫。未副旁求。
其才有王霸之略。学究天人之际。
智勇堪将帅之选。政能当牧宰之举者。
五品已上清官将军都督刺史各举一人。孝悌力田。
乡闾推挹者。本州长官勘实。
有才堪应务者。各以名闻。
致仕官久历清资。始终称著。
年渐衰迈。情有可矜。
量与改职。依前致仕。
宗子中有才行著闻。比尚沈屈者。
宗正勘实奏闻。唐(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两营立功官任。
折冲并改与郎将郎将改与中郎
其亡官失爵。量加收叙。
五岳四渎。名山大川。
及自古圣帝明王。忠臣良相。
并令所在长官以礼致祭。赦书有所未该者。
所司比类奏闻。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都城内赐酺三日
赦书日行五百里。布告遐迩。
咸使知闻。主者施行。
邠王守礼第二女华亭县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一
黄门
司空虢州刺史邠王守礼第二女。
王门诞秀。
师氏尚柔。
婉嫕凝芳。
和顺则。
伫仪膏族。
俾锡脂田。
封华亭县主
大赦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朕承累圣之洪休。重光之积庆。
昔因多难。时属遘屯。
宝位深坠地之忧。神器有缀旒之惧。
事殷家国。义感神祇。
吟啸风云。龚行雷电。
致君亲于尧舜。济黔首于休和。
遂以孟秋。允升储贰
旋承内禅。继体宸居。
拜手之请空勤。让立之诚莫展。
恭临亿兆。二载于兹。
上禀圣谟。下凝庶绩。
八荒同轨。瀛海无波
不谓奸慝潜谋。萧墙窃发。
逆贼窦怀贞等。并以庸妄。
擢在朝廷。毫发之效未申。
邱山之衅仍积。共成枭獍。
将肆奸回。太上皇圣断宏通。
英谋独运。命朕率岐王范薛王业等。
躬事诛锄。齐斧一麾。
凶渠尽殪。太阳朗耀。
澄氛霭于天衢。高风顺时。
厉肃杀于秋序。神灵叶赞。
夷夏相欢。四族之慝既清。
七百之祚方永。爰承后命。
载阐休期。总军国之大猷。
施云雨之鸿泽。承乾之道。
既光被于无垠。作解之恩。
思式覃于品物。当与亿兆。
同此维新。可大赦天下。
大辟罪巳下。咸赦除之。
邠王守礼加实封三百户宋王成器申王成义各加实封一千户
岐王范薛王业各加实封七百户。文武官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内外官人被诸道按察使御史所通恶状。
咸宜洗涤。选日依资叙用。
邠王守礼襄州刺史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一
黄门
树于藩屏。
莫非亲属。
居以形胜。
必任亲贤。
司空陇州刺史邠王守礼
德比閒平。
贤于鲁卫。
动不忘于仁恕
言必备于忠肃
入连花萼。
拥驷来朝。
出割竹符。
凭熊往镇。
眷兹樊邓。
是称汉沔。
惟城池之枕倚。
乃川陆之雄要。
故鸣驺戒路。
建隼为邦。
副朕陕东之美。
更闻岘南之政。
使持节襄州诸军事襄州刺史
司空勋如故。
至州日须稍优游。
不可烦以细务。
自非大事及奏事。
馀并令上佐知。
主者施行。
宋王成器三公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门下。古有知道于通。
精辨于物。可以调阴阳。
节风雨者。委之三事。
以康万人。鼎铉之谓也。
司空扬州大都督上柱国宋王成器益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申王成义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邠王守礼等。并明德茂亲。
崇儒乐善。为国翰屏。
当朝羽仪。岂其朱茀之诗。
美则缁衣之咏。宁止爱均花萼。
礼锡苴茅而巳哉。必能论道经邦。
佐朕为政。俾允升台之望。
宜膺补衮之阙。成器太尉扬州大都督
成义可司徒并州大都督守礼司空
勋如故。主者施行。
祠后土获符瑞行庆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二
自古受天之命。
作神之主。
崇德祀地。
尽孝配亲。
存乎礼经。
不可阙也。
朕承累圣之绪。
仗卿士之力。
方隅清谧。
宇宙乂安。
北狩并都。
南辕汾上。
览汉武故事。
修葺旧祠。
时惟仲春
地气萌动。
将先政本。
为农祈谷。
斋戒惟寅。
粢盛惟洁。
仲尼曰。
吾不与祭。
如不祭。
岂非躬尽孝敬。
以致神祇乎。
而经始壝坛。
宝鼎出地。
奠兹玉帛。
荣光塞河。
将何以幽答神心。
上膺灵贶。
朕又惧焉。
今大典克举。
美祥允洽。
自天之祐。
岂予一人。
思与百辟。
同兹嘉庆。
亚献邠王守礼终献宁王宪各赐物七百匹。
申王岐王范薛王业各赐物五百匹。
馀升坛官。
三品巳上赐爵一等。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应入三品五品。
现任四品上官先授三品四品巳上阶经三十考者。
六品巳上官先授五品六品巳上阶经十六考者。
令所司勘责。
奏听进止。
诸缘大礼有职掌官赐勋两转。
馀陪位官赐勋一转。
中书门下三品六尚书御史大夫食实封三品以上功臣
与各一子官。
其立功万骑身亡殁者。
虽预创业。
不见盛时。
念功思旧。
情有感恻。
并令所司检勘。
亦各与一子官。
汾阴县宝鼎县
官同升坛官例赐一阶。
亲谒太庙推恩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二
朕闻理莫大于孝。所以通神明。
事莫大于祀。所以谒宗庙。
顾此薄德。获承丕绪。
恭虔夙夜。弗敢遑宁。
去岁爰命有司。增营太室。
寻以匠者功就。饔人礼奉。
虽是效是则。率由旧章。
而不躬不亲。曷尽诚敬。
粤自河洛。旋于京师
聿修斋祭。致用蠲洁。
属偫方骏奔。庶位咸旅。
祼奠式受。感怀载殷。
圣灵在天。若享精意。
伊尔王公卿士。下逮黎蒸
道存念兹。惠乃锡类。
七庙元皇帝以上。三祖枝孙。
恐有失官序者。宜各与五品京官。
皇祖妣诸家。有子孙今在选叙者。
量加甄择。内外官三品以上有庙者。
各赐绢三十匹。以修祭服俎豆。
缘谒庙亚献邠王守礼终献宋王宪各赐三百匹。夹侍岐王范薛王业各赐绢二百五十匹。
自馀行礼及供奉。三品以上赐一百六十匹。
四品一百四十匹。五品一百二十匹。
六品一百匹。七品八十匹。
八品六十匹。九品四十匹。
卤薄六引官各减一等。押仗官又减一等。
摄官依本官给。有兼充诸使者加一等。
两京文武官并朝集使诸方道表。一品七十匹。
三品六十匹。四品五十匹。
六品七品四十段。九品三十段。
从者加一等。皇亲诸亲准品等。
礼仪置顿营幕使各赐物一百段。副使八十段。
判官及修定仪注官各减三分之二。行所州县刺史上佐县令等。
各准行从官与赐。其给赐人应两处以上者。
从一多给。唯有庙官之赐听兼给。
谒庙有所修造。专当官及当顿官始末不绝者。
各赐一半上考。知顿州各免一年租及地税。
傍州缘顿供承者亦准此。行事斋郎及权补充者各赐物十段。
升阶者各赐物十五段。三卫飞骑万骑并仗内无品人等赐五段。
十月正番卫士等各赐三段。缘道路及置营幕损百姓麦苗者。
令州县检量。优还价直。
馀应得而制书缺载者。所司类例以闻。
春郊礼成推恩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四
皇王之化。
载籍所陈。
奉天而育物。
必顺时而行政。
虽礼文则著。
而亲祠盖阙。
朕自膺宝历。
且踰二纪。
承宗社之降祉。
赖公卿之叶心。
万物阜成。
庶务易。
思以黎献。
臻夫仁寿。
是用敦本复古。
将必稽于月令。
谋始作则。
先有事于春郊。
宜因展礼之辰。
式布惟新之泽。
其天下见禁囚。
应犯死罪者。
特宜免死。
配流岭南
巳下罪并放免。
朕每念黎氓。
弊于征戍。
亲戚多别离之怨。
关山有往复之勤。
何尝不恻隐于怀。
寤寐增叹。
所以别遣召募。
以实边军。
锡其厚赏。
便令常住。
今诸军所召。
人数向足。
在于中夏
自可罢兵。
既无金革之事。
足保农桑之业。
自今巳后。
诸军兵健。
并宜停遣。
其见镇兵。
并一切放还。
京畿之内。
杂役殷繁。
言念劬劳。
岂忘优恤。
顷以栎阳等县。
地多咸卤。
人力不及。
便至荒废。
近者开决。
皆生稻苗。
亦既成功。
岂专其利。
京兆府内。
应杂开稻田。
并宜散给贫下。
及逃还百姓。
以为永业
书不云乎。
不作无益害有益。
语不云乎。
奢则不逊俭则固。
缅怀前古。
尝折在心。
将斲雕以为朴。
期上行而下效。
自今巳后。
王公不得以珍物进献。
所司应缘。
宫室修造。
务从节俭。
但蔽风雨。
勿为华饰。
至于金玉器物。
诸色雕镂。
朕缘蕃客所要。
将充宴赏。
今流俗之閒。
递相仿效。
既损财于无用。
仍作巧以相矜。
败俗伤农。
莫斯为甚。
并一切禁断。
以绝浮华。
古者乡有序。
党有塾。
将以宏长儒教。
诱进学徒。
化人成俗。
率繇于是。
斯道久废。
朕用悯焉。
宜令天下州县。
每一乡之内。
别各置学。
仍择师资。
令其教授
其诸州乡贡明经进士
每年引见讫。
并令就国子监谒见先师。
司设食。
学官等为之开讲。
质问疑义。
且公侯之裔。
皆禀义方。
学礼闻诗。
不应失坠。
容其侥倖。
是渎化源。
其于贵冑子孙。
如闻近来宏文馆学士
多有不专经业。
便与及第。
深谓不然。
自今巳后。
宜一依令式考试。
朕之爵位。
惟待贤能。
虽选士命官。
则有常调。
而安卑遁迹。
尚虑遗才。
其内外八品以下官。
及草泽閒有学业精博。
蔚为儒首。
文词雅丽。
通于政术。
为众所推者。
各委本州本司长官
精加搜择。
具以闻荐。
发生之月。
实在于行仁。
利物之心。
莫先于作善。
先断捕猎。
令式有文。
所繇州县。
宜严加禁止。
其每年千秋节日。
仍不得辄有屠宰。
道释二门。
皆为圣教。
义归宏济。
理在尊崇。
其天下观寺。
有绝无道士女冠僧尼者。
宜量观寺大小。
度六七人。
择灼然有经业戒行。
为乡闾所推。
仍先取年高者。
凡百卿士。
朕之同德
宜勉所职。
以合时令。
礼有时施惠。
义兼行赏。
实为其时。
固不可缺。
亚献忠王玙宜赐物一千匹。
终献颍王璬赐物五百匹。
邠王守礼宁王宪各五百匹。
庆王琮巳下及长公主县主二王后京文武官赐帛各有差。
天下诸州侍老。
宜令所繇长官量赐酒肉。
务在优养。
今朝廷无事。
天下和平。
美景良辰。
百官等任追胜为乐。
宜即布告中外。
咸使闻知。
谒陵大赦文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九
祀之大者。
莫尊于严享。
德之至者。
莫加于孝敬。
故周庙颂思文之章。
汉陵躬展事之礼。
因心斯在。
敢不肃祗。
我国家应天受期。
骏惠丕命。
继武宗文之德。
重熙累洽之盛。
故以道高系表。
首冠帝先。
朕以眇身。
获保鸿业。
往属多难。
时逢国屯。
推戴神宗。
纂复兴运。
允迪前烈。
载康兆人。
此盖仗卿士之谋。
叶人祇之赞。
岂伊薄德。
敢承天庥。
露往霜来。
久积园陵之思。
秋尝夏禘。
思孝飨之诚。
乃夏朔辰。
祥芝产于太室。
及秋吉日。
珍木瑞于神宫。
对越上灵。
拜兹嘉贶。
顷以秋稼未实。
民役尚劳。
每事害农。
岂惟在予有咎之责。
因亲设教。
恐违先旨恤隐之方。
今三时巳和。
百礼斯洽。
崇牙宿设。
万舞在庭。
敬尔臣工。
骏奔执豆。
蠲洁为糦。
明德惟馨。
有来雍雍。
载怀怵惕之思。
至止肃肃。
如闻叹息之声。
降格有终。
缠感罔极。
瞻弓剑而莫及。
捧镜奁而哽咽。
始自桥岳。
奉梁山
紫气升于寿宫。
甘露遍于陵树。
白兔驯扰。
瑞草呈祥。
恭惟昭陵
载感王业。
肆台小子。
夙奉睿图。
及斋戒虔诚。
率祗祀典。
圣容昭见。
灵迹尤彰。
每四方多虞。
中国有事。
虽升龙巳远。
而跃马如神。
及配奠寿宫。
亲闻抃跃。
幽明合庆。
今古未闻。
盖皇天眷于我唐。
神心昌于后嗣。
延祚之祉。
岂独在予一人。
锡类之恩。
宜广覃于四海。
可大赦天下。
开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昧爽巳前。
大辟罪巳下。
罪无轻重。
巳发觉未发觉。
巳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
咸赦除之。
自先天巳来。
有杂犯经移近处流人。
并配隶碛西瓜州者。
朕舍其旧恶。
咸与惟新。
并宜放还。
其反逆缘坐长流及城奴。
量移近处。
编附为百姓。
左降官量移近处。
官人有亡官失爵齿力未衰者。
量加收录。
天下百姓无出今年地税之半。
如巳徵纳。
听折来年
逋租悬调在百姓腹内者。
一切放免。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
诸州侍老。
百岁巳上赐帛十段。
九十巳上赐五段。
八十巳上赐三段。
献陵昭陵定陵官吏并管陵县各别加一阶。
陵户并放从良。
终身洒扫陵寝。
仍每陵侧近取百姓六乡。
以供陵寝。
永勿徭役。
古帝王贤臣将相陵墓。
宜令所在州县致祭
内外文武官。
三品巳上加爵一等。
四品巳下各赐一阶。
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
终献庆王潭赐物一千匹。
邠王守礼宁王宪薛王业各赐物八百匹。
王浚王洽鄂王涓荣王光王涺等各赐物七百匹。
中书门下赐物五百匹。
开府王毛仲赐物三百匹。
皇亲五等巳上。
诸亲三等巳上。
及文武百寮各赐物有差。
自古明王。
因心以待人。
曲己以施物。
故休戚共而忧乐同也。
中书门下丞相尚书开府三省大将军父并赐三品官。
九卿三监十二卫监门羽林军五省长官三府尹大都督长史父各赠四品官。
五品巳上清官父各赠五品官。
凡所赠官宜兼赠母邑号。
俾夫群臣受荣。
上延父母。
先帝遗泽。
下及幽冥。
兴言及此。
良多感叹。
君臣一体。
荣辱是同。
龙蛇之歌。
古今作戒。
其唐元年两营立功官。
三品巳上与一子官。
四品巳下选日优与进改。
京兆府供顿县免今年地税。
诸道战亡人家。
仰州县存恤。
不支济者量事赈济。
诸军健儿别敕行人各赐勋两转。
人镜赋(以主圣臣忠道光贞观为韵) 唐 · 贾谟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三
金为镜兮。其鉴则明。
人为镜兮。其象则精。
彼有取其照烛。我方致乎和平。
广霁而磨砻既至。酌献而邦家以贞。
悬于心则四听(一作聪)常朗。寘于握而万方不倾。
惟贤任贤。自圣传圣。
守之则通幽洞冥。执之乃穷理尽性。
致和乐。功逾止水之平。
徵古今。道光仁寿之镜。
比璿枢以潜运。挂灵台而韬映。
是委照以无疲。每含光而不竞。
无鉴于水。自视于人。
曷容华之自饰。惟道德之所亲。
功匪勤于镕范。义将协于君臣。
斯乃至宝。载光皇道。
辨物数之纷纷。洞晦冥之杲杲。
放之可包乎海岳。卷之可盈乎怀抱。
焕乎发蒙。皎若晴空。
光甚鉴兮。尘不能翳。
德若容兮。物莫能充。
以是为臣。则献可替否。
以是为镜。则进思尽忠。
斯为理兮化洽。斯为镜兮照穷。
惟贤圣之光赞。含英华而不散。
执一法而不回。仰干龄而殊观。
贞明而翘楚角逐。皎洁而偫邪冰泮。
兹镜也。克念则圣。
罔念则荒。播无疆以垂范。
披六幽而散光。烛明明而洞洞。
历久久而煌煌。圣作物睹。
镜清寰宇。验成败之原。
知荣辱之主。我镜在德。
曾无盘龙之雕。我镜在心。
自有山鸡之舞。若然。
则皇唐迈德于陶唐。吾君齐圣于文祖
袁盎周勃功臣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
袁盎对文帝曰。绛侯所谓功臣
社稷臣。夫社稷臣者。
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自德其功。有以激之也。
非至理笃论。此言足以惑文帝聪明。
伤仁厚之政。俾其有薄宗臣之意。
竟使周勃大功皆弃。非罪见疑。
可为长叹息也。当吕后之世。
惠帝已殂。少帝非刘氏。
陈平辟疆之计。权王产禄。
绛侯若不与之同心而制其兵柄。必由此而阶乱矣。
则刘氏安危。未可知也曰诸吕用事擅相王太尉本兵柄弗能王也)
然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未尝不心存社稷。志在刘氏。
外虽顺逊。内守忠贞。
得不谓之社稷臣乎。其后绛侯系请室。
虽明其无罪。所谓陷之死地而后生之。
徒有救焚之力。且非曲突之义。
杨子忠不足而谈有馀。斯言当矣。
善哉贾生之说。喻堂陛之峻。
高者难攀。卑者易凌。
文帝感悟。养臣下有节。
有以见贤人用心。致君精识。
若袁公者。难与并为仁矣。
惟有正慎夫人席。塞梁王求嗣。
此二事守正不挠。于所奉。
害错之罪。虐贯于神明。
安陵之祸。知天道不昧矣。